来源:商会自媒体发布者:1 发布日期:2014-12-24
2014-12-11 刘凌林 中国商会杂志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北京产业外迁也在提速,这也就意味着扎根北京的浙商也面临二次创业。 “会员企业往外走,作为商会自然要跟进,我们既要做好服务,又要保护商家利益,这很考验商会领导的智慧。”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副会长陈俊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带了一个300多人的浙商投资考察团到天津滨海新区的北塘开发区考察投资、项目对接,随后,又有10多个浙商找他,希望通过商会到天津投资。 当招商旗手 陈俊的忙碌,正是商会工作的缩影。 由于商会有自身的渠道和资源,在招商引资方面,商会甚至影响一些地方政府的决策,因为商会代表企业拥有与政府、市场、社会对话的重要话语权。 陈俊告诉记者,仅浙江商人在北京就有60万之多,每年纳税达150亿元,而且呈上升趋势,在这一巨大的商业群体周围,与浙商有关的商会就有几十个。如此庞大的商会规模,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商会,特别是各地的异地商会在成立之初因老乡关系“走在一起”,成为交流信息、互助、接待的平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慢慢附加了多种功能,大多数的商会实际上成为综合性质的社会组织,在资源整合、互助合作、包团发展、政商关系等方面,商会就像一座桥梁,通过这个桥梁,建立起沟通、联络、交流、合作的平台。 由于商会的资源优势,一些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政府往往会先想到商会,主动联系商会,希望寻求合作或将投资项目通过商会广为扩散。 “北京市各区政府每年的招商引资项目,都会邀请我们商会参与。”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白俊文也有同样的感受。他所在的商会,经常有各地政府主动找上门来,邀请商会去参加当地的招商引资活动。去年,该商会应天津市武清区政府邀请,白俊文组织会员企业考察,并签订了多项招商引资项目,会员投资达十数亿。“在此过程中,当地政府提供了各项优惠措施。” 政府“座上宾” 商会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独特作用,让商会领导很容易成为各地政府的座上宾。从一些地方政府的表现来看,他们似乎有一种商会依赖。对北京的异地商会来说,这种倾向尤其突出。 由于政府很看重其在京的影响力,可以为当地政府解决不少难题,甚至包括政府人员来京公干的接待工作都会找商会。 特别是县级驻京办及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驻京办撤销后,许多基层地方政府将驻京办的职能转移到北京异地商会,让北京异地商会扮演起亦商亦官的角色。比如白俊文所在的商会,在每年的“两会”期间,接待家乡政府的人员较多。平时家乡政府到京,需要拜访某个部委、落实某个项目,都会通过商会。 “政府之所以看重商会的力量,一方面是因为商会与政府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商会具有很好很广的人脉资源和财力资源。”白俊文说,对政府而言,政府发布的一些项目,也会通过商会及时联系对口企业参与,充当“二传手”的商会,会利用自己的组织渠道,积极帮助会员企业与政府项目对接。 除了在政企之间发挥传接作用,商会有时候也“抱团做大”,比如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与在京的30多家省级商会结成商务联盟,这种联盟一方面有利于组织会员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通过商会之间的抱团,提高政商沟通中的企业话语权,使会员企业在市场上主体地位更强、竞争力更强。 弥补市场失灵 商会能量大,但并非无所不能,尤其是随着商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大多商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 “新时期的商会,再不能像原来那样吃吃喝喝、拉拉关系,而要做个‘上天入地’型商会。”陈俊说,商会会员大小都是老板,只有自身撑得起局,才能做得了事,才能赢得认可。 据介绍,在前几年的投融资热期间,很多浙商通过放高利贷获利,但随着产业资金链断裂,很多人让多年的积蓄血本无归,教训惨痛。这就考验商会,能否正确引导企业慎重投资,特别是商会领导,要有能力引导带领会员企业转型升级。 在陈俊看来,商会不能搞精英组织,商会是个群众组织,起步和落脚都不能脱离群众。但这不意味着对精英人士的排斥,相反,为了提升商会自身的组织力量,商会要持续吸收优秀团队、热心人和有才干的人“共同做事”。“在北京的一些大的商会会长可能是由驻京办主任兼任的,政府色彩较浓,不能像企业家那样灵活。”陈俊介绍说,会长和副会长一般都是由有实力、人脉广、在业界德高望重、有爱心的企业家担任。 商会的转型升级,是商会作为“市场经济的三大基石之一”的自我需要。对此,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邓国胜分析认为,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中,政府、企业、商会三者缺一不可。 现代商会组织已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商会的治理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