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商会自媒体发布者:1 发布日期:2015-04-17
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优势渐弱,工业企业劳动力用工问题凸显,“机器换人”正在成为我区工业企业易学易用、见效较快的升级捷径。日前,记者在舟山市西峰水产有限公司原料加工车间看见,一台伸张着“触角”的“机器人”,正均匀地搅拌着鱿鱼。据介绍,这台试运行的水产品加工双幅式自动拌料机,由我市“千人计划”工程专家组集中攻关制成,是全市首台水产品加工“机器人”。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台一人多高的双幅式自动拌料机,总长12米,宽3米。工作人员按下启动按钮,连接着两组搅拌棒的主控台通过红外线感应器,在四根柱子撑起的一个12米长的轨道上由右向左移动,搅拌棒准确地到达轨道下方整齐放置的两个鱿鱼桶的中心位置后,将“触角”深入桶中,短暂停顿30秒之后,开始来回摆动,均匀地搅拌鱿鱼。据工作人员介绍,两组搅拌棒每间隔三分钟搅拌一次,每次搅拌时间近十分钟。
“搅拌鱿鱼是生产出口单冻鱿鱼制品的重要步骤。”“西峰水产”副总经理叶志国告诉记者,原先每天搅拌60~70桶鱿鱼需要专门安排三四名工人,而使用双幅式自动拌料机仅需安排一名工人操作,其余的工人就可以去做其他工作,劳动力安排将会更合理。较人工搅拌它有不间断、高效率、可调速的特点,还有一个好处便是搅拌棒的频率相对人工搅拌而言更均匀,因此鱿鱼的口感将会变得更好。
“考虑到目前劳动力越来越紧张,企业用人难、用人贵问题不断凸显,‘机器换人’成为了许多企业发展的利器。”叶志国说,今年8月,市、区经信(科)部门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及舟山市“机器换人”“千人计划”工程专家组一行来访时,公司向专家组下了“订单”。没想到,才短短几个月自动搅拌机就集中攻关成功,并安装好投入试运行了。如果使用效果好的话,公司将考虑再增加一到两台,逐渐实现从向“人”要红利到向“机器”要红利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