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商会自媒体发布者:1 发布日期:2015-03-18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当然,也引起了一些热议,有人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两者有何不同,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怎么走?12日下午,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佳木斯企业商会会长周立群。
谈“一带一路”:它和马歇尔计划有本质区别
周立群表示,马歇尔计划是在战后东西方对峙的情况下实施的,具有政治意图。“一带一路”不一样,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所延续的是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为了促进相邻国家的经济腾飞,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不是为了称霸。“实施过程中,多数国家是持欢迎和积极态度的”。
“一带一路”沿线多是不发达经济体,中国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会不会产生坏账风险,如何规避?周立群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对发生利益和战略碰撞的国家,我们的投资是要小心谨慎的,尤其是重大项目的落地,要从政治、法律、环境等角度进行风险评估。”他建议,可先从文化、人文旅游等风险较小的项目入手进行考察,然后循序渐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
谈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完善保障机制
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一些风险,比如之前,墨西哥和中铁建毁约。周立群表示,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不可能都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其次,要从自身层面寻找问题,对所投资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一些阻碍,周立群建议:1、政府要对走出去的企业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简化审批手续,避免企业恶性竞争;2、尽快制定和出台境外投资法,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企业在境外的投资行为;3、完善保障机制,加大对走出去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对市场信息、风险评估等提供全面服务;4、从外交上给予支持,加强中国企业与驻外使(领)馆的联系;5、通过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对走出去企业实施人才培训,提高企业自身能力。
周立群还现身说法,分享了中国诚通在走出去中的一些经验。他介绍,中国诚通在莫斯科建造的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目前已经有300多家中资企业入驻园区,也带动了其他企业走出去。他的体会是,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所投资国家的法律法规,重视人才培养,和驻外使馆保持密切联系。另外,周立群强调,“企业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所投资的项目还是要企业的主流业务相符合。”
代表委员小资料:
周立群,男,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佳木斯企业商会会长。1982年考入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专业本科学习;1986年考取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专业硕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由国家教委公派赴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留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国家外经贸部所属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工作,曾任中化总公司驻莫斯科代表、埃佩克集团公司总经理等职。多年来,一直从事中俄经贸合作,为我国对俄罗斯经贸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做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被选聘到国资委所属的中国诚通集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