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阻碍中国经济起飞的三大毒瘤,遐想建筑遮阳

来源:商会自媒体发布者:1 发布日期:2016-04-19

正文内容


大到船舶、车辆,小到自行车、马桶、手机,低标准甚至无标准的“粗制滥造”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打一场制造业“攻坚战”,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


先进标准能否倒逼“中国制造”升级?飞船能上天,蛟龙可深潜,但马桶漏水的问题始终都解决不了。中国消费者跑到日本爆买“马桶盖”的事一度引发热议,原因则是所谓中国制造的马桶质量低劣,丧失了消费者的信任。


其实,这些产品不是做不好,而是没有认真做,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良好的工业文化。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存在这三大毒瘤:

   

一、抄袭者定价

    

中国经济是从制造业起家的,而制造业就是以抄袭起家的。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这叫抄袭者定价。

    

什么叫抄袭者定价?看看小米的经历就知道了。

    

自从小米在2011年推出小米手机,以极高的性价比凸显市场,赢得了大家的追捧。小米瞬间成为中国制造业“明星公司”,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全球第六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势头大大压过了华为。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抄袭模式确实使中国制造驶上了一条快速轨道,并且曾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快消品企业、甚至互联网行业追捧的对象。

  

最主要的是:中国手机市场被小米变成了性价比手机和非性价性价比手机两种形态,并且小米拥有手机行业的定价权,这就叫抄袭者定价。

    

只要“抄袭者定价”局面不破,创新驱动很难落实。如果某企业花了大量成本研发的新产品每台售价10万元,其中3万元是开发费用。市场上出现的抄袭、模仿产品,没有开发费用,只卖6万元,价格一冲击,正品也只好卖6万元,由此形成的‘抄袭者定价’带来恶性循环,损耗的是创新的原始动力。

       

二、低价者胜出   


用低价抢占市场,是中国企业做营销抢占市场的一大法宝,全国各地再走访一边,你就会发现廉价低质形象没有根本改变,价值提升速度低于成本提升速度。

    

如果问中国制造业“价格战”的主战场在哪里?肯定就是电子商务行业莫属了,以淘宝、天猫、京东等等为代表的价格战早已成为电子商务的常态,严重阻碍了中国创新的进步!

    

中国电子商务第一次价格大战爆发于2012年,那一年的京东价格战,苏宁、国美、天猫全部都加入其中。直到现在电商行业一触即开战的状态一直在持续,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也已经数不胜数。其中电商每年一度的狂欢节——“双11”,其本质也是一场价格战:同一个平台的商家与商家搞价格战、平台于平台之间也在搞价格战。

    

放眼四顾,如今的产品已经完全陷入到了一种无序发展、恶性竞争的局面。用免费拉人气、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



    

暮然回首,我没发现有中国有任何产品上的的创新是被“价格战”所推动的。企业做产品只注重成本,一没附加值,二又不创新,制造能力怎么进步?

    

没有利润哪里来的服务?

       

三、吹牛者烧钱    


中国的钱都去了哪里?放眼四望,如今各行各业都缺钱,唯独一个行业最有钱,那就是弄个新概念去资本市场融资,然后开始烧钱。

    

某网红混个脸熟就可以融资上千万,某自媒体刷上个排名也可以被估值数亿。不过这种现在在中国已经不算新鲜了,大家还记得几年前的哪几件事吗?在校门口卖煎饼果子的几个年轻人说:“我们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年销售超过1亿的煎饼果子品牌,目标100亿”!某个在牛腩餐厅里薰着精油搞先锋戏剧的专栏作家,估值竟然达到了4亿元。


其实这个名单还很长,他们的确来动了中国GDP的增值,然而问题是几年之后的现在,这些浮华的“概念系列”都难觅踪影了!


实体产业最需要钱,却没有人理会,都把大把的钱砸向虚无缥缈的概念!简直太荒唐了!如今所谓的网红、肉夹馍、牛腩、情趣用品、自媒体、社群等等,这就是时下中国最流行的概念。很多人也如法炮制一个概念,然后加紧炒作,就可以拿到融资,然后大把大把的烧钱,中国的钱都被被这些能吹牛逼的拿去败家了!